古人用“中药浆糊”装裱
来源:搜狐网 作者:康小养的冷知识 时间:2022-8-16 阅读:
01
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
纵观历史发展长河,我们的祖先留下了许多珍贵且不可替代的文化遗产,中医药文化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文献可考的历史已有四千多年。
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医学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问世,这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发展至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在中医诊断学中占有重要位置;《针灸甲乙经》是中医学史上第一部总结针灸的专书,在唐代传入日本,对世界针灸医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诸病源候论》是第一部病因证候学专著;《新修本草》是世界第一部药典;唐代药王孙思邈编著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更是代表了盛唐时期的医学水平,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
到了宋、金、元时期,经济的发展和印刷术的发达促成了医药学的繁荣;由官方组织的文献整理工作,使宋以前的大量珍贵医学文献得以保存下来;开放、争鸣的风气,更有力地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和创新。
明清时期,《本草纲目》出版、温病学说形成、门类繁多的医学全书、类书、丛书及古代医籍的编撰出版,使中医学理论及临床实践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近现代虽说受到多方面影响,中医药发展虽然有过短暂的低谷期,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政府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在中医教育、科研、医疗设施建设、中药生产及中西医结合等方面开始不断取得显著成就。--部分资料源自《中医基础理论》
02
新时代中医药大放光彩
中医药文化传承至今,不仅在生产地低下、环境设备不完善的古时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今天依旧以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全世界。
• 中医四诊仪进太空
去年伴随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医四诊仪首次运用在中国空间站上,它可以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创新运用中西医结合等措施更好地保障了航天员在轨生活。比如,在载人航天活动中,它可以使航天员在失重环境下保持身体健康和良好的工作能力,将中国传统医学与航天医学结合起来也成为了中国航天医学发展的独特优势。
• 针灸研究登上Nature
由哈佛医学院马秋富教授团队与复旦大学王彦青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景向红教授团完成的A neuroanatomical basis for electroacupuncture to drive the vagal– adrenal axis(中文标题:《电针驱动迷走神经-肾上腺轴的神经解剖学基础》),在顶尖杂志Nature正刊发表,这个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中医药文化亮相冬奥会
备受瞩目的冬奥会上同样出现了中医药文化的身影,据报道在冬奥会主媒体中心二楼中央有个100平的“中医药文化展示空间”,这扇神奇的“窗口”总能吸引每个路人的目光。一幅国画演绎了中国古人生产加工中药的全过程,中医诊断法“望、闻、问、切”被浓缩在四个场景中,墙上的156种道地药材告诉你中药取材自然...通过在这场国际盛事的展示,中医药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 抗击疫情中医有“方”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原则,使中医药能够贯穿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中西医结合为患者提供了最佳的服务效果。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也多次提出使用人参作为主药的中医方剂治疗重型和危重型病人。--部分资料源自时事新闻报道
国医节,向所有中医药从业人员表达敬意!也希望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能够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上篇:
下篇: